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工会的作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30浏览次数:1976

 高校工会是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其特征是:它由高素质的教职工组成;它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等学校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作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明确的引导性。合并高校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群众性组织的优势,为和谐校园建设增添活力、拓宽途径,是当前工会工作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内涵: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条件。从校园文化内涵来看,一般来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这三者相互依存、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2、功能: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是长期办学实践所形成的一种历史积淀,它体现着大学的理念,体现着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每个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高校超强的育人功能和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校园文化具有导向、 规范、激励和辐射功能。

二、高校工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高等学校工会是学校党政部门与广大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桥梁的作用就是要把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信息达到双向互通,要把桥梁建设延伸到学校发展的方向上来,进一步拓展工会先进性引领的空间。而纽带更是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领导层与群众之间张力的控制上体现工会的主导作用。高校工会作为组织严密、阵地健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具有活力和感召力的先进群体,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为载体,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会使高校工会的天地更宽,产生作用也会更加重要。

三、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各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任务。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组织和文化社团优势,自觉地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努力担负起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使命。

1 工会参与民主管理能丰富校园管理文化。和谐社会要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但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和谐校园建设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校园文化作为当代高校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涵盖了高校在办学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归属,是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

2、工会开展师德建设能培育积极的校园精神。 和谐校园应该形成一种积极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精神又集中体现在良好校风上,能充分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反映,由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及道德情操凝聚而成。积极的校园精神氛围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对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工会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加强对校园精神的引导,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师德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一种群体意识和品格,是教师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反映。它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连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与学生的交往等生动地体现出来,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活动。一所学校的师德状况如何,不仅反映该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好坏,还直接反映该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整体形象。

3、工会组织文体活动能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各种要素整体优化的结晶,是一个既合乎社会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集合起来的氛围和环境。

四、高校工会的新定位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高校工会也应不断地与时俱进,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要逐步改变高校工会工作边缘化的状态、工会功能单一化的倾向以及机制逐渐失灵的现状,在工会组织先进性的发挥、工会功能特有价值的发挥和逐渐向中心工作逼近并独立发挥作用上下功夫,这也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工会工作的新使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新举措。

1、从活动型工会向学习型工会转变。高校工会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对教职员工全面素质提升的教育感化功能,要把建家活动的平台,提升到学习型的层次上来,寓教于乐,寓学习于活动、寓素质提升于建家平台之中。

2、从福利型工会向人文型工会转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高校工会按照党的领导和时代精神的要求,作为党联系群众和关心群众利益的职能机构,营造好组织与社会、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缓冲地带,把握好维护权益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必要张力,发挥好社会过滤与人性化服务的双重职能,是当今时代赋予高校工会的发展性职能,也是高校工会从外在的财和物向内在的人的心理精神和个性化关怀的根本性的转变。

3、从形式工会向实质性工会转变。高校工会有着完整的组织体系,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平台,《工会法》赋予了高校工会工作独立运行的法律保障。高校工会应该勇敢地直面学校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组织地开展推进高校发展的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有力地推动高校民主管理的进程和依法治校的进程,使高校工会真正转变成为实质性的民主管理实体、人文关怀实体、教职员工维权的实体、依法独立开展工作的实体。

 

 

 

2010-6-26

廖俊杰  王武梅

 

责任编辑:admin